当前位置: 桐城新闻网 > > 专题专栏 >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 桐城改革实景图
推进改革创新 擦亮国企名片
桐城:国资国企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时间:2022-07-15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迫切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我市国有企业转型的重点内容。2021年9月7日,安徽安桐城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桐城兴财控股有限公司、安徽桐城市文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运营,正式开启桐城国资国企改革的序幕,目前我市国企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安徽安桐城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于2021年9月7日挂牌成立,隶属于市国资中心。集团本部下设五个部门,辖有供水集团、公交客运公司等8个二级国有企业和机动车检测公司、驾驶员培训公司等5个三级国有企业,现有职工共计800多人,主要承担着城乡建设、乡村振兴、城乡水务、城乡公交、城市管养,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全过程咨询服务、重大项目投融建设等职能。目前,该集团承接的城乡大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水禽羽绒产业园、桐花里民宿等项目已陆续启动。下一步,安桐集团将加强企业管理,充分发挥集团整体优势,带动子公司深度参与市场竞争,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让国资国企改革走深走实。
图为六尺巷片区建设现场。
和安桐城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一样,安徽桐城兴财控股有限公司也是国企改革的新成果,主营股权投资、融资担保、资产收购、资产管理和处置等业务。该集团公司组建后,经营层紧紧围绕整合重组、内控建设、业务管理等工作,紧抓时间节点,有条不紊、分步推进、逐项落实,初步建立了授权合理、权责明确、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了集团公司财务统一管理模式。今年1-4月份,该公司新增融资担保53户3.95亿元,在保678户10.78亿元,累计清收不良资产1.8亿元。目前,该公司正在积极争取国家融资担保基金3600万元股权投资,资金到位后,将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根据全市国资国企改革工作安排,桐城市文都控股集团将城投公司、文投公司、交投公司、东部新城公司、桐云科技公司、文都城市运营公司和文都建工7个国有公司及其下属8个子公司整体并入集团公司,由桐城市国资中心履行出资人责任,下设5个部门、7个二级公司和10个三级公司,集团公司定位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商、城市开发建设运营商和城市公共服务提供商,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桐城市文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晋告诉记者,文都控股集团公司自组建以来,已经实施了左忠毅公祠的布展开放,方以智故居、姚莹故居、凤仪兴商号的初步布展等工作。目前正在推进南门街区的区域改造、六尺巷片区的恢复与修缮、“数字桐城 智慧文都”项目。下一步,该公司将立足于国有资本的投资运营商、城市开发建设运营商和城市公共服务提供商,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文都控股力量。
图为建成开放的左忠毅公祠。
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做优做强做大我市国有经济,去年1月14日,我市召开全市国资国企改革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市属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工作。根据整合重组方案,对于同一类型公司进行合并,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并对相关行业进行做大做强;对不同类型的公司适度兼容,整合优势资源。同时,压缩国有企业管理层级,实行扁平化管理,最大限度压缩三级公司数量,做到风险可控。改革方案采取“4+N”模式,组建文都控股集团,赋予其投融资、城市运营的功能定位;新组建安徽安桐城乡发展集团,赋予其建设发展的功能定位;组建兴财控股有限公司,赋予其金融服务与投资管理的功能定位;保留国投公司,隔离风险、防范风险传导。
桐城市财政局总会计师黄志飞介绍,目前,我市完成了国资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成功组建了文都控股集团、安桐城乡发展集团和兴财控股公司,改革的主体框架已经搭建完成;我们健全了集团公司的组织架构,理顺了出资人职责,规范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建设,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得到强化;我们还加快了薪酬、股权等重点领域的改革步伐,对17家一级公司完成了出资人变更,对部门所属的6家企业进行了公司化改制,确立了行政事业单位闲置和经营性资产划转的方案和改革路径。下一步,我们将突出政治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完善经营体制机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推进创新发展,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国资国企改革取得新的成效。(廖永红 吴山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