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桐城新闻网 > > 专题专栏 > 创新“党建+金融” 助推乡村振兴
范岗镇:巧借“四事四权”工作法 开创乡村治理新局面
时间:2022-10-21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为进一步保障群众对村级事务的四项权利,范岗镇铁铺村坚持党建引领,立足自身优势,聚焦“网格管事”“五老调事”“支部说事”“群众议事”,积极借鉴汲取“四事四权”工作法,努力探索符合本村实际的乡村善治模式,推动实现乡村治理新局面,为建设民主文明和谐铁铺打下坚实基础。
聚焦“网格管事”,让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自2020年实施网格化管理以来,铁铺村将党的建设与乡村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根据所辖村民组、人口密度、党员分布等情况,兼顾管理需求和现状,将全村30个村民组710户划分为五个大网格,27个小网格,村党总支书记任网格长,其他两委成员5人任网格员,吸纳优秀党员、村民代表、热心乡贤等人员为小网格的网格员,每个小网格员包联25—30户,负责信息采集、定期走访、日常巡查、现场处理,及时为网格内党员群众提供政策宣传、调解矛盾纠纷、代办服务等,并将网格中巡查服务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题第一时间向村党总支汇报,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同时,通过依托“文都e家”智慧管理平台,达到网格信息实时传输、网格任务实时派遣、网格矛盾实时调解,实现“需求在网格发现、资源在网格整合、问题在网格解决、服务在网格开展”,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聚焦“五老调事”,调纠纷促和谐育新风。在前期“党员服务哨”和“一约四会”的基础上,铁铺村两委动员老党员、老干部、老退伍军人、老教师、老模范(简称“五老”)等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参与村组事务协调处理中来,建立“五老调事”人员信息库,目前登记在册有10人。结合村中心工作,因人施策,因人设岗,建立健全“五老”人员常态化管理运行机制,及时设立“五老调事”工作室,为“五老”搭建平台,提供办事服务场所。每年底将会对“五老”积分量化排名,对积分较高人员兑现政治荣誉、物资奖励,对积分较低人员进行动态调整。在村党总支的组织领导下,“五老”人员充分发挥自身懂村情、知民心、得民意的优势,用实际行动全力做好各项政策的宣讲员、各类矛盾的调解员、乡风文明的传播员、群众心里的话事员,助力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聚焦“支部说事”,确保大事难事办成办好。针对网格员及“五老”人员办不了的事、无法解决的问题,村党总支书记定期组织集中开展问题分析、任务分办,安排村两委成员领办、督办、联办,构建“收集汇总-研判交办-办理反馈”的支部说事工作闭环,并建立台账,做到分类管理,销号实施,清单化、闭环式抓好推进落实。并以“支部说事”为主体,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对涉及大额资金使用、惠农政策落实、工程建设等重要事项、重点工程都要由村党总支研究讨论后按程序决定,同时通过村“三务”公开栏、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等及时公开公示内容及实施结果,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大事难事能办成、办得好。
聚焦“群众议事”,凝民心汇民智聚民力。铁铺村党总支以“群众的事,要依靠群众来办,要同群众商量着办,要让群众参与去办”为理念,结合现有的“村民说事”“村民议事”制度和做法,对涉及群众利益面广、情况较为复杂的事项,采取村组“屋场会”“板凳会”等形式召开群众大会、群众代表会议,进一步拓宽群众参事议事渠道;同时注重发挥“两代表一委员”、致富带头人、热心乡贤等人员力量参与乡村治理,畅通群众表达渠道,摸清群众所思所想。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铁铺村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约四会”等,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庭院”“好婆婆好媳妇”评选等活动;利用村信用积分超市,鼓励引导群众用文明行为换取荣誉积分、以积分兑换日常用品的方式自觉投身到乡村振兴、发展产业、环境治理等乡村治理各项重点工作中来,为乡村治理和发展凝民心汇民智聚民力。(王琴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