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桐城新闻网 > > 专题 >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对标“深、紧、实” 增强调查研究的本领
时间:2023-05-26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党员干部要以“深、紧、实”为标准,掌握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增强调查研究的能力本领,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让思想照亮实践,以实干推动发展。
研究问题要更“深”一层。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坚持问题导向,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调查研究不能只总结亮点、提炼经验,而是要奔着问题去、带着目的去,以严谨细致的态度观察事物,深挖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我们要有“一叶知秋”的敏锐性、“举一反三”的前瞻性,全面、精准了解实情,带着“问号”去,带着“答案”回。一方面务必“一针见血”,在调研选题上精雕细琢、细化方案上精益求精、调研中有的放矢,坚决杜绝“一套方案用到底”。另一方面务必“一鼓作气”,扭住关键不放手,原汁原味听实话、眼观六路察实情、标本兼治出实招,切实把问题摸准摸透、把整改工作改实改彻底。
联系群众要更“紧”一些。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调查研究是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调研者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身入’更要‘心至’”,问情于群众、问需于群众、问计于群众,办好为民、利民之事。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的价值指向,做到紧紧依靠人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切群众疾苦,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量”,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为“标尺”,在抓发展、促改革、惠民生上展现新作为、大作为,锤炼能干事、善干事、干成事的本领。
解决问题要更“实”一点。调查研究要奔着问题去、向着难处攻,问题找准了,就得“开方抓药”,解决问题,推动实践,注重实效。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做好记录,深刻剖析、追根溯源,对症下药、彻底整改。调查研究不能止于“做文章、写报告”的表面化形式,而应在定好“时间表”、画好“作战图”、明晰“责任单”、健全“新机制”上下足功夫,既解决现存问题,又能防微杜渐,既要及时发现“亮点”,更要找到推动发展的“良法”,将通过调查研究得来的“干货”,转化为武装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利器”,转化提良策、优方案、干实事的实效,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章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