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桐城新闻网 > > 专题 > 呼应民生关切 办好民生实事
黄甲镇:党建引领赋能 社会救助有力
时间:2023-11-17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为更好地服务困难群众,今年以来,黄甲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基层党建和社会救助深度融合,切实履行好保障政策要求,为困难群众解急难、办实事。
变“被动”为“主动”,让党员干部动起来。该镇坚持党建引领,压实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统筹作用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动作用,积极宣传和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功能,回应困难群众期盼和需求,结合365网格走访,以上门入户宣传、解答政策疑惑等行动,常态化开展摸底排查工作,定期入户走访、摸排,实现随时发现、随时救助的良性运转和“群众找我办”到“我为群众主动办”的积极转变,兜住兜牢困难群众的民生底线。
变“分散”为“聚合”,让部门资源统起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统筹整合部门资源,建立社会救助联审会议制度,加强部门间交流协作,统筹促进社会救助资源的有效链接,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按照实际需求给予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和自然灾害等救助,实现各项救助制度之间的协调与衔接,更加有效地识别和瞄准社会救助对象,分层分类实施救助帮扶。
变“管理”为“服务”,让经办效能高起来。坚持再造业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确保社会救助事项申办更加暖心。压实镇、村民政干部工作责任,为老幼残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暖心办理服务。困难群众只需在村级社会救助服务窗口递交申请,镇为民服务中心统一受理救助申请,根据大数据预警信息,及时入户核实,实现全镇区域范围内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事项和特殊群体救助事项统一受理、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方便快捷。建立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对群众面临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的基本生活困难实行“快速响应、先行救助”,今年以来,共启用临时救助备用金4000元救助4人次。 (张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