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桐城新闻网 > > 专题 >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桐城市民政局: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生、促发展的实际成效
时间:2023-12-04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老人家,生活上还有哪些需求?有没有需要上门服务的项目?一日三餐是自己做吗?”近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高光柏到龙眠街道东郊村调研,随机走访在村老人,再次查找提升助老服务的着力点。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局党组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生、促发展的实际成效。
我市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政府兜底保障、社会机构以及第三方购买服务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多元供给,搭建起市、镇、村农村养老服务格局,现建有公办养老服务机构18家、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9家,其中建成星级养老机构22家,配建养老床位3221张。
聚焦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我市巩固拓展暖民心·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成果,优化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布局和配套,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拓展老年食堂服务内容,让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在非就餐时间同时成为“书桌”“茶桌”“棋牌桌”。全市累计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77个。
“村里工作做得很好,每当有新政策发布,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到我家来跟我讲解,帮我填表。”农家院里,饭桌边上,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及网格员逐户到困难家庭了解情况,得到这样的回应。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职工多次深入社区、村组等基层一线,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开展“守护夕阳,温情探访”关爱活动,关爱探访困难老年人990人,及时将党的温暖送到居民家;推进低保扩围增效、低保边缘和支出型人口认定工作,通过绿色通道,按政策尽力简化申办流程,做到“应保尽保”,自9月以来,全市新纳入低保3069人,已完成省市规定的低保扩围增效任务;推进社会工作与社会救助深度融合,创新开展“救助+慈善+社工”全链条闭环救助体系,设立1个社工总站和15个镇(街道)社工站,组织510名志愿者开展各类社区活动46次,服务全市居民5600人次,切实织牢救助兜底保障网。
下一步,该局将持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兜底线、保基本、强普惠,不断拓展服务载体,织密服务网络,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武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