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桐城新闻网 > > 专题 >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龙眠街道:问民需解民忧 “需求清单”变“满意答卷”
时间:2023-12-27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图为社区工作人员和小区党支部的党员代表们共同商议小区管理事项。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龙眠街道坚持以为民办实事为目标、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将“需求清单”转化为“满意答卷”。
近日,在沁园小区居民家中,沿河社区工作人员和小区党支部的党员代表们坐在一起,商议近期小区管理的大小事。沁园小区建于2003年,属于无物业管理小区,由于楼体年久老化,问题频出。为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党员代表们主动带头分摊维修费用,还当起了“协调员”,汇集民意、解疑释惑,解决各类大小问题。
沁园小区党支部书记董天明告诉记者,今年在屋顶漏水问题上,沁园小区在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居民自筹资金,共同解决了这一最大的疑难问题。
沿河社区位于老城区,老旧小区管理是社区治理中的最大难题。今年以来,社区党委突出党建引领,从“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入手,着力推行“红色小院”居民自治工作,不断创新社区治理新方式,探索解决城市老旧小区治理难题。如今的沁园小区庭院整洁、环境舒适,在居民自治管理下,展露新颜。
图为党员志愿者深入小区开展环境卫生清洁志愿服务活动。
沿河社区党委书记汪朝霞介绍,社区党委积极发挥党员作用,激发居民自治热情,让小区从“无人问”到“共参与”,共同打造皖美红色小院,有效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停车难、充电难问题凸显。在盛唐社区南山路安置点,一个约150平方米的崭新钢结构停车棚已搭建完成,并配套了便民充电桩,解决了小区100余户居民的“充电担忧”。这是盛唐社区党总支与桐城市文昌幼教集团党支部积极共建的有力探索,也是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为民办实事的生动写照。自从安装了停车棚和充电桩,小区居民们充电方便了,车子也不用放在外面风吹日晒,大家对此项便民之举赞不绝口。
图为盛唐社区南山路安置点新安装的钢结构充电停车棚。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龙眠街道主动问需于民,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真实情况,并形成“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多方联动、集中攻坚,确保事事有着落。截至目前,该街道共梳理汇总存在的问题62个,制定整改措施121条,完成整改销号36个。
龙眠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姜友权说:“ 我们聚焦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用心用情用力加以解决,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效体现到干事创业上来,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金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