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桐城新闻网 > > 专题栏目 > 奋进振兴路 当好“排头兵”
文昌街道:做活“三篇文章”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时间:2025-03-17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文昌街道紧扣“产业强、生态绿、文化兴”发展目标,立足资源禀赋,做活“三篇文章”,创新实施“一村一品”,走出了一条农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做好“农文旅”文章,发展特色产业。该街道以“一村一品”为抓手,依托大石板披雪瀑旅游景区、仙龙湖山水园等优势资源,探索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致富路。壮大传统产业,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壮大水芹、茶叶、大棚蔬菜、瓜果花卉、水产养殖等城郊型特色主导产业,投资3500万元新建小花茶产业综合体项目,建成木耳、瓜蒌子、跑道养鱼、圆桶养鱼等种养基地28个,新增农业示范大户7户。推进观光农业。进一步扶持交通村振兴园林、官桥村冉香葡萄园等发展农业新业态,新建石河村水芹生态观光园和龙眠河湿地公园,开展梨花节、亲子采摘、垂钓大赛等农业观光活动近百场次,游客达10万人次。发展现代农业,引入山东锐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投资建设桐城市锐旭智慧农业产业园示范项目,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形式,建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高效设施农业综合体,成为推进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龙头示范企业。做强民宿经济,招引安徽桐之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18亿元,建成集生态旅游、康养休闲、餐饮住宿、观光采摘等功能于一体的桐溪半山缘民宿项目,一期已于2024年国庆节正式运营,营业收入已达400余万元 。
做优“环境”文章,优化乡村生态。该街道以生态宜居为目标,以拆旧拆违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因势利导,有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向好向美。推进“绿色革命”,加大造林绿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通过“见缝插绿、以绿挤脏、以绿挤乱”的方式,以建设“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广场、小廊亭”为抓手,全面优化乡村生态环境。推行“厕所革命”,结合各村实际,精准施策,将农村厕改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实事来抓,截至目前,共改厕1342户。推行“垃圾革命”,常态化开展清“村庄沿线、道路两侧、庭院四周、河道两岸、沟渠周边、废弃庄园、残垣断壁、破旧圈舍、生产杂物、建筑物件”的“十清”行动,实施“增绿、拆违、治乱、造景”四大举措,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由“脏乱差”向“净齐美”转变。
做实“富民”文章,和美乡村生活。培育特色产业。该街道新建2家特色高密度园桶养殖、跑道鱼养殖,交通村和官桥村新建350亩稻虾养殖,整治水芹菜主产区农田80亩。盘活闲置资源,交通村改造翻新老村部的办公楼,对外招租,村集体经济每年因此增收11万元;官桥村流转农户闲置土地,因地制宜发展瓜蒌、木耳种植,既促进了农民增收,又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大石板村利用原石板小学屋顶安装光伏发电设施,盘活披雪瀑旅游景区和村茶叶加工车间,每年增收21.9万元。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汪洋村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官桥和美乡村排门组中心村建设等全面提速,截至目前,该街道共建成和美乡村省市级中心村7个。 (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