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乔丽娟:六尺巷边的“金牌调解”书记
时间:2025-04-02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图为乔丽娟(中)正在六尺巷中,借用六尺巷礼让精神调解居民矛盾。
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是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前沿。桐城市文昌街道西苑社区党总支书记乔丽娟,俯下身、沉下心,用心用情用力为社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被称为六尺巷边上的“金牌调解”书记。
“你家小孩晚上回来不要再弹琴了,打扰我休息,长期这样,影响我身体健康。”
“您讲这话就有点不讲理了,虽然我家小孩晚上弹琴弹到九点钟,但是弹的是音乐,又不是噪音,怎么就打扰您休息了呢?”……
在西苑社区的六尺巷调解工作室,楼上楼下的两户居民因为孩子弹琴引发矛盾,找乔丽娟“评评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难见分晓。乔丽娟便带着矛盾双方走一走六尺巷、读一读老宰相张英的家书,通过耐心听取当事人诉求,借古喻今,引导双方互谅互让。
图为乔丽娟(右二)正在让墙诗前,借用六尺巷礼让精神调解居民矛盾。
“每个人生活习惯不一样,大家互相理解一下。你看他年龄大了,对休息时间睡眠质量要求比较高。 我们下次能不能考虑换一种方式,到家先练琴,练完琴咱们再写作业?”
“可以。”
“孩子先练琴,然后再写作业,这样你也就能好好休息了。你也体谅家家都有小孩,小孩练琴也是好事,对吧?”
“好的。”
——至此,又一场邻里纠纷在乔丽娟的细心调解下,化干戈为玉帛,双方握手言和,均对乔书记的调解表示满意和感谢。
从事社区工作将近10年的乔丽娟感慨:社区的事情千头万绪,邻里的纠纷千差万别,只有精细化管理、订单式服务,才能应对自如。
通过激活微网格、搭建微联盟、做实微服务、探索微信用,乔丽娟创新推出“七彩网格”,对辖区居民户进行分类分色管理服务。“红色是党员中心户,橙色是独居老人,黄色是高龄老人,绿色是留守儿童,蓝色是文明信用户,紫色是出租户。我们通过这种方式让社区住户的情况一目了然,然后通过‘4815’‘六必访三必到’工作法,户户张贴服务联系卡,实现服务居民‘零’距离。”乔丽娟介绍道。
图为乔丽娟(中)正在调解居民纠纷。
家住西苑新村的独居老人丛阿姨,因为楼上厨房管道漏水,找不到症结而手足无措。乔丽娟调阅房屋建筑图纸、割墙砖、做楼上住户工作,最终解决了漏水问题,也让邻里间的矛盾巧妙化解。丛阿姨感激地说:“多亏了乔书记来来回回跑,把我们楼上楼下的问题处理好。到五金店来回跑了好多趟,帮我们买材料,把我家水管安装好,非常感谢乔书记。”
对于社区的“一老一小”,乔丽娟精心谋划、精准服务。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她把社区里废弃的车库改建成“红色港湾活动中心”,让社区老年人有了文化休闲活动场所;组织党员志愿者、在校大学生开设“周五夜读会”“周末公开课”,让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养。
社区老人姚淑英高兴地说:“没事我们就到活动中心唱唱戏、练练书法,很快乐。我们也响应社区号召,参加了‘共享奶奶’志愿队,帮助接送特殊儿童、开展‘七彩护学’活动,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这里很幸福。”
做好社区当家人、群众的服务员,乔丽娟一直忙并快乐着。她还牵头成立“六尺巷·德邻社”等10支共计687人的志愿服务队伍,构筑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爱心链条。通过运用“六尺巷工作法”,用礼让文化感召人,成功化解信访积案和重大矛盾纠纷40多件,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
乔丽娟说:“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弘扬和践行礼让精神,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当好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持续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汪立 徐鑫鑫 刘璇 周重 谢正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