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桐城新闻网 > > 专题栏目 > 奋进振兴路 当好“排头兵”
攻克鲈鱼养殖技术 链式发展强村富民
文昌街道:小鲈鱼“孵”出新产业
时间:2025-04-25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图为技术人员察看育苗长势。
近年来,文昌街道大力探索“党建引领、龙头带动、科技赋能”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大石板村建成安庆市域首个智能化鲈鱼苗种繁育基地。作为桐城首家设施渔业创新试点,该基地不仅填补了桐城高密度循环水育苗技术空白,也有效带动了兴业、强村、富民。
组织领航,盘活资源筑巢引凤。去年8月,文昌街道牵头协调,通过村级“三资”管理平台规范流转,将大石板村集体所有、处于闲置状态的连栋大棚,租赁给招商落地企业——卓慧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该公司投资160万元,建成直径8米的玻璃钢圆桶14个、6×4米标苗池5组和600立方米的循环水处理系统,配建了智能温控锅炉等设备,发展鲈鱼苗种繁育、成鱼养殖。该项目当年签约、当年投产,村集体年增收18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3个。
科技赋能,贴心服务突破瓶颈。为保障项目发展,该街道农发中心第二党支部成立技术攻坚党小组,由高级工程师何传高牵头,为卓慧水产养殖公司提供贴心服务和技术支持。针对长江流域水质特性,技术攻坚党小组会同企业改进广东鲈鱼苗种培育方案,研发阶梯式标苗技术,使鱼苗成活率从行业平均水平的75%提升至92%;利用智能温控锅炉系统实现鱼苗繁育全年“不断档”,较传统育苗模式增效50%。目前,该基地300万尾鱼苗长势良好,大苗(20尾/斤)、中苗(50尾/斤)、小苗(70尾/斤)分级培育体系获安徽农业大学水产系和安徽农科院水产所专家的高度肯定。
链式发展,壮大鲈鱼养殖产业。该基地在填补桐城市高密度循环水育苗技术空白的同时,加速构建“育种-标苗-成鱼养殖-加工”的全产业链条。在文昌街道的支持下,该基地的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占地15亩的水产品集散中心正在规划建设中;鲈鱼苗种每年销售收入预计可达260万元,已带动周边4个镇(街道)发展生态鲈鱼养殖约500亩,年产值已突破1000万元。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