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桐城新闻网 > > 专题 > 呼应民生关切 办好民生实事
青草镇沙铺村:“党建领事”打开服务群众新格局
时间:2025-06-23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青草镇沙铺村党总支深入践行“六尺巷工作法”,深耕“党建说事、礼让和事、群众说事、多元解事、网格管事、群力防事”,将群众所盼精准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基点,诠释基层善治新内涵。
2020年,无岳高速征收沙铺村自愿村民组水田11.6377亩。按相关政策,人均耕地面积低于0.3亩的村民方可申请失地农民保险,而因该组人均耕地面积为0.30755亩(略超0.3亩的红线),导致村民参保希望落空。面对群众的失落与疑问,沙铺村党总支发扬“钉钉子精神”,多次召开“板凳会”,走访村中老人,反复对接相关部门。最终,在桐城市档案局找到关键原始凭证:1985年,村民桂祖盛、桂天根两户在承包田建房,1988年向原沙铺乡政府缴纳110元土地占用税与房管费,并于1994年办理土地使用证,总面积208平方米。高速征收时,这两块宅基地被确认为1.0705亩,且一直包含在1996年农业税清册的36.55亩内,从未核减,税款缴纳至国家减免政策实施那年。一位老会计在“板凳会”上点明:清册总面积36.55亩,扣除高速征收的11.6377亩,再核减1.0705亩宅基地,人均耕地低于0.3亩红线。2024年底,历经三年的不懈努力,该组80位村民的失地保险问题终得解决。
无岳高速第三批安置房选址沙铺村方庄组,起初遭到16户村民的集体反对。沙铺村党总支迎难而上,多次召开动员会,逐户上门走访,精准回应村民三大核心诉求。针对村民顾虑,村委会当场承诺:征地补偿款按标准严格执行,一次性拨付;安置点后方受影响的农田,由村集体合作社按市场价流转;施工中破坏的水网、路网,由村委会负责修复。这些承诺如同定心丸,彻底打消了村民们的疑虑。“村两委干部一趟趟上门、一句句解释,真的让人很感动。”方庄组村民组长方宗胜感慨道:“正是这份耐心和真情,才让安置点顺利落地。”
从“板凳会”上的抽丝剥茧、追溯历史,到走村入户化解矛盾,沙铺村党总支以“党建领事”为核心,将“礼让和事”的六尺巷文化精髓融入基层治理。群众的“盼”,正通过党员干部的实干转化为现实,基层治理水平也在为民服务中不断提升。 (黄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