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收货款起纠纷 法官调解化干戈
时间:2025-07-02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7月2日,桐城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成功调解一起侵占罪自诉案件,通过柔性司法促使当事双方握手言和。
自诉人王某与被告人杨某某本是朋友。因王某银行卡被封控,便委托杨某某代收20万元货款。然而,杨某某收款后仅归还14万元,剩余6万元经王某多次催讨仍拒不归还。无奈之下,王某以涉嫌侵占罪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追究杨某某法律责任。
案件进入受理审查阶段后,承办法官仔细梳理案情,发现这起刑事自诉案件本质源于朋友间的经济纠纷,一旦简单“定罪”,不仅会对被告人的人生及家庭造成沉重打击,也可能让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
为最大限度化解矛盾,承办法官充分利用审查期限,多次组织双方调解,运用“六尺巷工作法”,从情理法多角度释法说理。在法官地不懈努力下,杨某某最终认识到自身错误,承认未及时归还货款的事实,并主动表示愿意偿还剩余6万元。调解现场,在法官见证下,杨某某当场履行还款义务,王某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自愿向法院申请撤回起诉。至此,这起因代收货款引发的纠纷圆满化解。
法官提醒,在民事委托关系中,受托人务必恪守诚信原则,严格履行约定义务。若因资金周转等原因无法按时履约,应及时与委托人沟通协商解决方案,切勿采取拖延、逃避态度,以免将普通民事纠纷升级为刑事风险,最终得不偿失。 (邓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