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桐城新闻网 > > 专题 > 专题栏目 > “双拥”争创在行动
【榜样】“90后”退役军人袁强:把“小喜爱”变成驯养鹦鹉的“大事业”
时间:2025-07-18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图为袁强和他驯养的鹦鹉。
在范岗镇晓棚村一隅,600 多只鹦鹉的鸣叫声交织成独特的乐章。这里是“90后”退役军人袁强的创业圆梦之所——文都小鹉观赏鸟养殖中心。从军营到乡村,从花鸟养殖的爱好者到年创产值约70万元的特色养殖能手,袁强用四年时间,让生活里的一份热爱变成了一项充满生机的事业。
7月17日,记者走进文都小鹉观赏鸟养殖中心,鹦鹉的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中心创办人袁强每天都要走进鸟笼,投喂食物,观察鹦鹉状态。这些室外网格中的鹦鹉活泼好动、很解人意。袁强呼唤着小鸟,指尖轻触鹦鹉的羽毛,这些彩色“小精灵”用清脆的鸣叫回应着,亲昵得如同老友。袁强告诉记者:“这些鹦鹉会说话,而且互动性特别好。因为最初在花鸟市场上看到自己所爱,就买回来养,然后看到这一领域的商机,慢慢把鹦鹉养殖变成了一份事业,慢慢地,越养越多,现在我这个养殖中心鹦鹉存栏量有600多只,年产值达到70万左右。”
图为袁强和他驯养的鹦鹉。
在文都小鹉观赏鸟养殖中心室内养殖场,一排排鸟笼依墙而立,100多只鹦鹉正在鸟舍内孵蛋。一对鹦鹉一般从开春繁殖到夏天,一年产卵4次,每窝产5枚蛋。与大部分彩色鹦鹉不同,一只黄色鹦鹉显得与众不同,这就是价格不菲的“黄和尚”鹦鹉。据介绍,这种鹦鹉经过多少代的基因提纯,然后变异,最后才养成这种颜色,市场售价区间为6000元至8000元。
现年34岁的袁强2014年退役,开始“二次创业”。因为十分喜爱花鸟,他从2021年开始规模化养殖鹦鹉,同时钻研鹦鹉繁殖、保育技术。4年来,他潜心钻研金太阳鹦鹉、绿颊锥尾鹦鹉等多个品种的繁殖技术,从鸟蛋孵化到雏鸟喂养、疫病防治,都练得炉火纯青。如今,他还通过电商平台,让驯养的鹦鹉走进全国多地的花鸟市场和宠物爱好者的家中。
文都小鹉观赏鸟养殖中心里的鹦鹉,已经引起远乡近邻的关注,前来观赏者、“取经”者络绎不绝。袁强表示,下一步将带动乡邻发展这一特色养殖,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余大国 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