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桐城新闻网 > > 专题 > 专题栏目 > 奋进振兴路 当好“排头兵”
嬉子湖镇:转变作风破难题 实干担当促振兴
时间:2025-07-22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在学习教育中,嬉子湖镇党委坚持将作风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深度融合,以肖店村同心组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为突破口,直面群众关切的痛点难点问题,以党员干部的实干担当书写“转作风、解民忧、促发展”的生动答卷。该项目总投资5975万元,占地325亩,规划建设集公共服务、文化研学、特色民宿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区。面对迁坟清障、土地协调、民生保障等重重挑战,镇村党员干部迎难而上,用脚步丈量民情,以行动破解困局,成为该镇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发展实效的典范。
党员带头破旧俗,攻坚克难显担当。同心组项目启动之初,首当其冲的难题是迁坟清障。项目区内涉及数十座散落坟冢,受传统观念影响,村民抵触情绪强烈,迁坟工作一度陷入僵局。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及其亲属、志愿者带头示范。肖店村同心组党员方建兵率先响应:“我是党员,我先迁!”他争取家人支持,主动迁走自家8座祖坟,并挨家挨户劝说乡亲:“咱迁坟不是忘祖,是为子孙后代腾出发展空间!”在他的感召下,村民放下顾虑,配合镇村完成迁坟任务。党员干部以“向陋习宣战”的决心,打破旧风俗,为项目落地扫清了第一道障碍,更让文明新风在当地深入人心。
纾困解难暖民心,化解矛盾践初心。项目建设中期,新的矛盾接踵而至。施工方推进民宿组团建设时,需清理部分村民的菜地,面对群众生计之忧,包组村干部汪少才带领工作专班顶着高温,逐户走访、倾听诉求。得知村民担忧失去蔬菜自给来源时,他积极协调:一方面,按标准补偿青苗损失;另一方面,由镇村与项目组协调划出闲置耕地,调用工程队机械开垦标准化菜园,申请“一事一议”项目建好灌溉设施。没几天,一片整齐划一、土壤肥沃的新菜园在项目区旁落成。村民们纷纷感慨:“镇里不仅补偿了钱,还建了‘升级版’菜园,这样办事,我们服气!”
产业造血固根基,振兴路上聚合力。该镇党委始终将产业富民作为担当作为的落脚点。项目建成后,民宿组团与公建组团联动运营,形成“吃住游研学”产业链。为破解农村产业“空心化”,镇村党组织靶向发力,组织技能培训,让70余名村民掌握民宿服务、农产品加工等技能;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机制,开发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餐饮服务等25个长期岗位,带动年用工超6000人次。
今日同心组,白墙黛瓦的民宿与碧波荡漾的嬉子湖相映成趣,菜园里村民忙碌采收,动植物园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片土地上的嬗变,正是嬉子湖镇党员干部以担当之笔、实干之墨绘就的振兴画卷——他们用行动证明:作风建设不仅要写在文件里、讲在会场上,更要书写在解决真问题、推动大发展的火热实践中。 (徐鑫鑫 张怡)